登 入

加入最愛
遙想當年-古寧頭大捷
2010
09/19
13:14
黃威銘
屏東縣
撰稿
分享
瀏覽 (346) | | | |
2010-09-19 13:14
黃威銘 屏東縣 撰稿

古寧頭,一個以往不怎起眼、不受注意的小地方,在距今六十年前正值十月初冬之際,爆發了場撼動古今中外的戰役,史稱:古寧頭大捷。

一九四九年一月國民政府在徐蚌會戰失利後,陸續遭到共軍強力的攻擊,中國本土也不斷的被共軍赤化,先總統蔣公下野中央政府遷都廣州,在這種天時地利人和都不利的狀況下中華民國政府已處風雨飄渺之秋......

就在國民政府失勢撥遷來台,開始積極鞏固台海及金門防禦時,中共就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偷襲!在十月二十四日二十三時共軍三個團由蓮河、大嶝、後村搭乘漕運帆船乘漲潮摸黑而來,大型約廿噸漕運帆前端擺滿沙包可乘半個連的兵力,小型的舢舨只能搭一個班,甚至用兩根竹統上架機槍三人一組劃水而來,儘管如此,共軍在摸黑集中兵力來犯,向金門后沙到古寧頭一帶展開登陸作戰,登陸船隊仍在二十五日二時左右登陸,但因不熟悉潮汐漲退的關係,結果造成了搶灘船隻全部因退潮所以全陷在沙灘上動彈不得。

此時剛好有兩輛坦克車巡視邊防,其中一輛因故障而在灣邊的低崖且做初步的排除故障,另一輛先行回營。這時有剛入伍不久的新兵正在以望遠鏡觀看是否有團部派來的工兵排前來協助,當此位新兵無意間將鏡頭轉向海邊時,正好看見共軍先遣登陸部隊擱淺在沙灘動彈不得。於是拿起一支步槍做對空鳴槍警視,因為此聲槍響驚醒了大部分的守軍,就此展開了「古寧頭戰役」的序幕!國軍於三時左右在古寧頭西北海面,猛烈轟擊擱淺的共軍船隻和軍隊,天亮後一百多艘共軍船無一返回,第二梯次援軍只能隔海望洋興嘆。

一開始的旗開得勝,使我國軍士氣高漲,一掃徐蚌會戰後之陰霾!接下來連續與共軍對戰了三晝夜,國軍展現了驍勇且破釜沉舟的氣魄,成功成人的一連擊破共軍數批登陸船隊,將共軍殲滅約六千餘人!致使共軍兵敗力衰、後援不繼導致全軍覆滅。

古寧頭戰役規模並不大,只是師級規模,但其深遠的影響,卻遠非普通的一場師級規模戰鬥可比。蔣總統經國先生認為:「古寧頭戰役是國民黨的轉戾點。」胡璉將軍說:「古寧頭戰役的勝利既是軍事上的,也是政治上的,更是精神上的。」

而在這場古寧頭大捷背後,我國軍也陣亡約三千五百人,負傷者估計在五千人以上,而陣亡官兵中更包含了十九軍十四師四十二團團長李光前上校(後追晉為將軍)。

因為先人的努力,才有台灣近五十餘年的安穩與和平;因為先人的犧牲與奉獻,才會有中華民國,我們這些子孫才不至於成為「無根的浮萍」,沒有國哪裡來的家呢?

當我們正享受這安居樂業的一切時,是否偶爾回想起歷史的過往,除了感念前人外,更要支持自己的國家、珍惜這得來不易的民主時代。人們不再動盪不安,百姓不再流離失所,這在現在或許是應該且正常的,但在六十年前,這是人們最大的盼望.....可歌可泣的歷史,很辛苦且有血有淚,不用常常緬懷過去,但千萬別遺忘了這光榮的記憶,就如先總統蔣公題石於金門太武山的四個字-「毋忘在莒」。

上傳時間:2010-09-19 13:14
免責聲明:本文來自 黃威銘 ,不代表天眼日報全球網路新聞網站的觀點和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