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臨絕種的一級保育鳥類「黃鸝鳥」(記者田進山攝)
瀕臨絕種的一級保育鳥類「黃鸝鳥」
瀕臨絕種的一級保育鳥類「黃鸝鳥」,學名:Orioluschinensis,別名:黃鶯、黑枕黃鸝,其形態特徵為體長約二十六公分,全身大致為鮮黃色,有粗長的黑色過眼線自喙延伸至後頭,翼羽內側黑色,尾羽黑色、外側末端鮮黃色。雌鳥的羽色類似雄鳥,但過眼線較細,全身的黃色部分略帶綠色。
「黃鸝鳥」棲息於平地及低海拔丘陵的樹林,特別喜愛在高大的疏林內活動。以昆蟲為主食,也取食大量的漿果及榕果。鳴叫聲,常發出柔和的口哨聲,有時亦會發出粗啞的「嘎、嘎」聲。
繁殖大約在四月至五月繁殖,以樹葉及乾草築巢於高樹梢上,每窩產二至五枚卵。一般由雌鳥孵卵,幼鳥約十四至十六天孵出,親鳥會共同餵食幼雛,約十六天離巢。
黃鸝可以說是台灣近百年來數量大幅降低的代表性鳥種之一,近年來數量已相當稀少,全台灣的族群數量估計約為二OO隻,主要原因應該是棲地的消失與人類的捕捉。
二OO八年八月農委會公告為保育類第一級瀕臨絕種的野生動物,依據野生動物保育法規定保育類野生動物,不得騷擾、虐待、獵捕、宰殺、買賣、陳列、展示、持有、輸入、輸出或飼養、繁殖。違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台幣六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金;其因而致野生動物死亡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台幣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