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 入

加入最愛
憶古寧頭
2009
10/08
00:13
黃威銘
屏東縣
撰稿
分享
瀏覽 (284) | | | |
2009-10-08 00:13
黃威銘 屏東縣 撰稿

六月,春盡夏啟,端午剛過,人們用汗水來映照台灣風光明媚的艷陽天。然而,在這樣的時節裡,也不禁讓我發思古之幽情,想起六十年前的此刻,那段血淚交織歷史下的「古寧頭戰役」…民國三十八年時,正值抗戰結束而國民革命同志紛紛卸甲歸田,但是因為連年戰事之後,經濟蕭條、國庫空虛,在這個百廢待興的景氣,且政府已無法充足提供給絕大多數退伍官兵生活上的資源貼補,這就形成了共產黨壯大的最佳契機。共產黨在抗戰時期的「八路軍」發展已有相當規模,其後,先利用「民以食為天」的人性弱點來敲響「人人有飯吃」的招牌,大量吸收從國民革命軍退伍的同胞,再行兩手策略:一方面率眾假訴求真抗爭,並藉此攻城掠地、營造對立;第二方面,倡導「中國人不打中國人」的口號,動搖國民政府軍的戰鬥意志。中華民國便在這樣不利的情勢之下,遭到共產黨用狡詐詭計蠶食鯨吞、豬羊變色…想當初國父孫中山先生與眾多革命先進胼手胝足、夙夜匪懈的推翻滿清政府,以三民主義、五權憲法為圭臬,開啟了中國五千年來的民主首頁,而後,這片古老大地卻又經歷兵閥割據以及對日八年抗戰,再加上共產黨的巧取豪奪,使得中國人民又一次的墮入集權統治的禁錮與奴化深淵的荼毒,這無疑是時代巨大的悲哀!由於大陸逐漸紅化一發不可收拾,在難以扭轉當時局勢的無可奈何情況下,先總統蔣中正先生毅然決然渡過台灣海峽,以台灣本島為基地,金門、馬祖及澎湖為前哨壁壘,構築反攻大陸的根據地。民國三十八年五月,共產黨已經逐漸控制整個中國大陸,而接下來,他們更是打著「解放台灣」的標語,猖狂的想要大舉侵略過海。該年五月二十五日,即刻籌劃統整各師團軍力於福建沿岸,隔月十八日,對金門發動首度攻擊,意在以優勢兵力摧毀台澎金馬聯合防線前哨,達到壓制國民政府軍反撲意志的效果。但這樣的企圖,對戰鬥指揮經驗豐富而深謀遠略,又曾經身為第二次世界大戰遠東戰區最高統帥的先總統蔣中正先生而言,怎麼可能沒有識破呢?當時,先總統蔣中正非常清楚,此役若不能將共軍在金門這個前哨之地給予挫敗,那就無法立即穩定軍心,若無法穩定軍心,接下來該如何作戰下去?又還怎麼能對抗這股氣燄囂張、來勢洶洶的共軍紅潮?於是,洞悉共軍作戰想法的先總統蔣中正先生,早就在將國民政府軍撤遷來到台灣之時,便已經調配兩師精銳兵力駐紮於金門,除了安撫當地民心之外,也同時進行地形勘查,策劃如何部署軍隊與善用地利之便。後來,雙方交鋒於古寧頭,大戰之前,共軍雖然知道台灣本島有台灣海峽相隔,而海峽水深且浪潮洶湧難渡,必須搶下金門才能穩定的再進澎湖直攻台灣,否則沿海門戶遭到金門前哨鎮守,那就只有被封鎖的份,哪裡還能併吞台灣呢?但是另一方面,共軍卻也一昧的認為,金門乃是彈丸之地而已,只要有優勢兵力在,必能強攻而下、唾手可得!怎料…戰役爆發之初,共軍便嚐到苦果了;原來,金門雖然只是個不起眼的彈丸之地,卻是個易守難攻的良好據點。從地形的方面來說,金門是個小島,若要攻占金門,必先搶攻灘頭,而偏偏金門西側近福建沿岸的海邊為礁岩地形,岸邊海水縱深大、且礁石會減緩登陸速度,因此危險性高,並讓防守方有較充足的攻擊和反應支援時間,不利於大部隊登陸;其後,共軍就派遣了量少、質精、行動能力強的兩棲部隊繞至金門後方偷渡登陸,但是金門東岸大多是平坦的沙岸灘頭,對進攻方有利的是登陸容易、迅速,但缺點是沙灘遮蔽少、地形單調,非常容易被防衛巡守與沿岸崗哨給發現,如此不利條件之下,便讓共軍偷襲策略難以發揮實質功效,無功而返。就局勢形態與時代意義而言,共軍紅化大陸,民心未定、軍隊素質良莠不齊,卻勞師動眾遠征而來,儼然已成強弩之末;相較於國民政府軍,重兵鎮守前哨金門,以逸待勞,且鞏固金門是為求安定局勢,在這即將面對到危急存亡之秋的背水一戰,先總統蔣中正先生親臨前線,令眾將士們有不可不勝之決心,彼此鼓舞奮鬥、為求勝利而團結一致。此役結束之後,共軍仍未善罷甘休,於八月二十三日時,用瘋狂砲擊方式,企圖癱瘓金門島,幸好金門島上有太武山屏障庇護後方,使得金門雖然遭受摧殘,可謂體無完膚、滿目瘡痍,卻依舊沒有因此落入到共軍之手。這一連串的勝利,不但粉碎了共軍妄想解放台灣的狼子野心,讓民主自由的幼苗得以保存,也讓先總統蔣中正先生更加堅定的要把國父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和五權憲法信念,在這偏安一方的美麗之島-台灣,繼續深根茁壯、開花結果…轉眼之間,已經過了一甲子的歲月。台灣從一個剛剛重回歸祖國懷抱的殖民地,先經歷二二八事件的衝突、再來是十大建設的紮根、總統民選以及政黨輪替…這些族群或意識形態融合、經濟起飛和真正落實民主的種種過程,都說明了民主自由的美好,就真實確切的呈現在這片土地上。有一句俗話說:「吃果子要拜樹頭」。而如今,我們就站在這片美好成果的頂端,恣意的享受著那些先賢先烈用血肉、用淚水去跟時代爭奪、拚命而換取來的鮮甜時,是否也應該帶著慎終追遠和崇敬有禮的態度,在這個值得紀念的日子,用一束鮮花與誠摯的心,給予他們深深的一鞠躬…

上傳時間:2009-10-08 00:13
免責聲明:本文來自 黃威銘 ,不代表天眼日報全球網路新聞網站的觀點和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