餿水油風暴持續擴大,衛福部食藥署昨天公布劣質豬油檢驗報告,強冠公司市售的「全統香豬油」竟都符合標準,結果讓消費者瞠目結舌,衛生主管機關都查不出所以然,罰責又偏輕,難怪黑心食品層出不窮,廣大民眾肚子成了「垃圾筒」,吃死活該?
近年來連續爆發塑化劑、毒澱粉、混充油等駭人聽聞的食品安全事件,消費者接二連三受到戕害,情形未見有效改善,連GMP國內知名食品大廠也告中箭,查不勝查,消費者人心惶惶,已到了不知道還有什麼能吃的地步,而從上游製造廠到下游攤商,個個都一付無辜的模樣,令人無法苟同。
林燕祝籲業者拿出道德良知,質疑上游食品廠採購心態需調整,追求利潤之餘,應有正確「成本」觀念,不合理的原料售價更要謹慎,做好把關責任,而非事發時才疲於回收、下架,於事無補。
同樣地,中下游加工廠不向來路不明者購進油品、食材,讓心存僥倖黑心廠無機可趁,自然可有效壓低食安狀況。
林燕祝強調,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在商言商,杜絕黑心食品充斥,最根本的仍需業者自覺之餘,衛生、環保、經發等相關單位聯合稽查時,需要更落實,把握「以量管制」原則,如某家廠商進貨100公噸,出貨量卻超過甚多,其中可能就存在蹊蹺,宜加強追查有無問題,此比靠民眾舉發來得直接有效。
另方面,衛生等聯合稽查小組不定期查訪食品廠房,更需要檢調單位密切配合,暢通合作窗口,一發現有疑點可立即查扣物品、機器設備,爭取打擊不法的時效。
食安影響層面深廣,林燕祝支持從重量刑,追討業者不法所得,協助受害民眾索賠,才能讓黑心業者不敢亂來。
諷刺的是,食藥署檢測送驗的檢體,檢驗項目包括重金屬 (砷、鉛、汞、銅、錫、鉻 )、酸價、黃麴毒素、總極性物質、苯駢芘、動物成分 (牛豬雞魚 )等結果顯示,胡信德工廠廢棄回收油檢體的酸價與苯駢芘含量偏高,強冠公司未精煉原料油的酸價偏高,兩者其餘項目的檢驗結果均為未檢出或在正常範圍。
林燕祝強調油品品質不能僅依據檢驗結果,對於原料端的管控才是關鍵。依照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油炸廢油不可以回收精煉進入食物鏈,因此,所製成的食品即為不法產品,應下架、沒入、銷毀,不能有模糊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