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更遙遠的過去,走向更寬廣的未來!」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與花蓮縣文化局今(13)日上午於花蓮縣政府大禮堂簽署合作意向書,由花蓮縣長傅崐萁擔任見證人,開啟兩地鄉親藝文資源共享、門票減半等優惠,未來也將朝兩場館研究、修復等專業諮詢服務,以及館藏借展、巡迴展等方式深度交流,試辦期間為一年。
今日簽署儀式,由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館長張善楠、花蓮縣文化局局長陳淑美共同簽署,並由縣長傅崐萁擔任見證人,見證中央與地方文化交流歷史性的一刻,花蓮邁向與全國同步的文化資源共享時代。隨後,張館長致贈史前鎮館之寶人獸形玉玦複刻玉雕一件,陳局長則回贈花蓮石雕藝術家黃河「互動」,無償作為雙方友好之紀念。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館長張善楠表示,花蓮得天獨厚擁有豐沛自然人文資源,不僅族群文化多元,花蓮也有4個指定遺址、14個列冊遺址、155個調查遺址,在在顯見,數千年前的花東地區並非後山。
他指出,故宮是華夏文物的旗鑑館,史前文化博物館則是台灣本土文化出土的領航博物館,更是全國唯一史前文化與原住民文化結合的專業博物館,很榮幸五星級的國家博物館能跟五星大縣結盟,衷心期盼藉此提升花蓮在地文化內涵,倡導文化多元。
張館長也以簡報介紹台灣史前玉器工藝精巧,包括鈴形玉串飾、喇叭型玉環、玉管、人獸形玉玦,以及花蓮鹽寮遺址出土的蛙形玉飾皆列為台灣重量級國寶,明年將舉行台灣玉風華再現特展,並以「玉見台灣」為主題,深掘史前與現代玉工藝、玉器發展流通的交會。
傅縣長則表示,史前文化住民創造當時燦爛的文化,留下難能可貴珍寶,藉由花東兩場館激發火花,試辦期間為一年,花東兩縣縣民藝文資源共享,享有參觀館藏半價優惠,場館運作也互相提供研究、典藏、修復等諮詢服務,辦理典藏、借展,或考證當時工匠技術失傳等交流,創造在地更美好的藝術文化。
「大館帶小館,大手牽小手!」文化局局長陳淑美表示,感謝史前文化博物館跟花蓮縣文化局締結姊妹館,今年花蓮二月份「玉質台灣」特展,張館長盛讚展出的豐富性,更談及建構台灣史前文化館、花蓮縣文化局的藝文平台合作機制,歷經二個多月促成簽約美事。
陳局長表示,從考古、人類學角度,台灣勾勒史前文化兩萬七千年,縱深歷史長流所累積的史前文化鮮明、豐富,史前館擔任發掘、典藏、論述、研究等重責大任,花蓮文化局則保留完整的二次移民文化資產,期待未來有更多合作空間,文化局雖經費有限,相信透過意向書簽立,將有益提升兩地藝文素質、優質服務,期盼落實意向書內容,走向更燦爛、美好的未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與本縣文化局藝文平台將串聯彼此豐富的藝文資源,相互觀摩、共同成長。往後凡臺東縣民出示身分證明文件參觀本縣石雕博物館、松園別館、吉安慶修院均享受門票減半之優惠,而本縣縣民前往史前館參觀也比照臺東縣民以家庭卡(門票減半)優惠,合作有效期為一年。
今日與會貴賓包括,花蓮縣議會議員施慧萍、光復鄉長謝忠淵、天星礦場董事長盧復順、花蓮一信總經理王敏權、花蓮縣粥會理事長王鎮華、花蓮縣奇石協會理事長鍾榮鄉、花蓮縣永安石友會理事長吳鄭驊、花蓮縣東海岸玉石學會理事長陳翁平、洄瀾詩社理事長陳湘華、花蓮縣書法學會理事長余國強、花蓮縣女童軍會理事長陳嬥笙、花青攝影學會理事長林銘輝、花蓮縣美術協會理事田于妹、台灣觀光學院總務長林裕增,以及本縣歷屆文化薪傳獎得主楊英鏢、簡麗季、李宏彬、蔡政達、呂芳正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