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市長許添財率團參訪京都文化博物館及神戶市「人與防災未來中心」
7月31日參訪進入第4天,第一站參訪「翼˙京都」-京都市中京青少年活動館,翼˙京?是1994?以「支持?性自?及社會?與」為目的在京?市開設的,「翼˙京都」將明治末?建造的京?商工銀?的外牆再?用,展現融合?明治時期與現代建築的京?新風貌,16年前銀行搬遷,區公所想改建為活動館,在改建活動館時本想將建築物完全翻新改建,但當地社區的民眾提出希望能儘量保存舊建築之需求,因此京都市為了保存現有之牆面多花了6億日元的經費,讓社區的民眾保有熟悉的建築,也因此成為一大特色。館內為專為社區民眾與青少年所設置的設施,一樓設置閱覽室供民眾使用,2樓設置諮詢中心,30歲以下之民眾若遇到生活上的各樣問題均可以免費接受諮詢協助,3樓設計為辦理徵才或求職等各式會議之場所,另外更設計了辦理社區各式活動或演奏會的大小型場所,5樓設有多功能的運動場所,參訪當天大部分場所均有人使用,全京都共有7所,讓民眾能就近使用,空間寬敞舒適及各樓層均設有活動式輪椅坡道,使身障者通行無阻等人性化的設計,是提升民眾使用館內相關服務的原因,是台南市未來規劃相關設施的學習方向。
下午至京都歷史悠久的京都文化博物館(TheMuseumofKyoto),其紅磚白石相映其趣的設計,是一座曾經作為前日本銀行京都分行的西式建築,現已經指定成為國家重要的文化遺產,京都文化博物館作為平安京建立1200年紀念之一,於1988年10月1日正式開館與台南市文學館有異曲同工之處。由專人解說參觀館內的京都歷史展覽,利用微妙維肖的模型、史料、影像、圖表及照片詳細紀錄了京都的文化演進,穿插其歷史演變中,建築、風土人情、美術、工藝的變化。除了介紹京都的歷史文化,亦是美術創作家及團體發表作品的場所;並與周邊商店連結帶動人潮,可為台南市文學館活化相關服務的參考。
接下來參訪神戶市的「人與防災未來中心」是一個體驗和展示當時的經驗和教訓的設施。除了向下一代傳達震災的記憶外,還廣泛地傳播所有自然災害的資訊,其目的是要向全世界傳播防災對策以及人類與自然共生的意義。
在“震災體驗區”,令人震驚的是透過逼真的大型影像與音樂,重現了地震發生時大樓和高速公路等遭破壞的實況。同時,還有可以漫步在透過立體模型逼真地重現震災後的城市街道當中。接著觀賞以失去了姐姐的少女手記為腳本,描繪街道復興狀況的紀錄片。這是迫使人不得不重新思考地震的可怕、恐懼和悲慘。
接下來的“震災回顧區”,是從地震發生後到復興為止,用照片和模型等簡明易懂地解說受災者生活和街道的展示。在長期的避難生活中所令人感激的救援物資、義工、受災時成為至寶的水桶、腳踏摩托車等。同時,將受災所經歷的各種各樣的知識,按照居住、工作、重建等分開,用一覽表進行。
我們在生活中可能無法避免自然的災害,但要能做到「減災」,從市民的觀點所總結出減災要能做到以下4點:(1)加強建築耐震結構;(2)家具應妥善固定;(3)隨時準備逃生用品;(4)培養緊密的鄰里關係。
再大的傷痛通常在災難過後便容易被遺忘,然而日本人卻盡各種努力讓傷痛不被淡忘,好記取教訓因應隨時可能發生的天災,台灣亦處於地震帶,也有「921大地震」的共同記憶,所以也要做到隨時應變的準備,才能達到減災的效果,減少悲劇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