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 入

加入最愛
藏傳佛教器物暨蒙古風光攝影展開幕典禮
2010
05/30
21:22
天眼日報記者
田薏莉
台南市
報導
分享
瀏覽 (257) | | | |
2010-05-30 21:22
天眼日報記者 田薏莉 台南市 報導

 

 

 

藏傳佛教器物暨蒙古風光攝影展開幕典禮

蒙藏委員會為傳揚蒙藏文化,豐富多元文化內涵,特於99年5月29日至6月20日與台南市立文化中心共同合辦「蒙藏風情在台南」展覽活動,分別於台南市立文化中心文物陳列館1、2樓展出「藏傳佛教器物」及「蒙古風光攝影展」。期藉由展覽帶領民眾探索蒙藏文化的精深與奧秘。

蒙藏委員會委員長高思博及市長許添財30日特別蒞臨蒙藏風情在台南展覽開幕典禮。高委員長感謝台南市對此次展覽的協助,並表示,這些展示品多為收藏於台北蒙藏文化中心的精品,其中唐卡尤為珍貴,因廣大的蒙藏人民不識字,唐卡中包含了蒙藏人的歷史甚至醫藥,是深入研究蒙藏民族很珍貴的資料。

高委員長表示,尤於近幾年多在台北蒙藏委員會工作,較少與台南鄉親問安,很感謝台南市政府給此一機會讓台南鄉親更進一步認識蒙藏人民及文化。

許市長也感謝高委員長將蒙藏這二個遙遠而充滿了許多不了解的人民與文化展覽在台南市展出,讓台南市民也可以多了解,同時也鼓勵大家有機會可以去這二個地方體驗一下與台灣截然不同的文化。

許市長也與大家分享多年前至外蒙古參加成吉斯汗八百周年慶,極少下雨的外蒙古在許市長到時?一連下了三天雨,讓當地民眾直呼奇蹟。

舊時漢人把藏傳佛教的僧侶統稱為喇嘛,把喇嘛所傳的佛教稱為喇嘛教。喇嘛,藏語,上師、上人之意。指佛學精深,能帶領他人修行的人。藏傳佛教是顯宗與密宗兼修,並結合許多藏族本土宗教特色的一支大乘佛教。由於重視傳承,以及所注重的經典、修習次第、儀軌各不相同,藏傳佛教發展形成許多派別。一般所稱「四大教派」為:寧瑪(紅教)、薩迦(花教)、噶舉(白教)、格魯(黃教)。

一、寧瑪(紅教):寧瑪,意舊、古。形成於11世紀,蓮華生大師為祖師,實際創始人是三素爾(素爾家族祖孫三代)。

二、薩迦(花教):創始人貢卻傑布(1034-1102),1073年(宋神宗熙寧六年)在後藏薩迦地方建寺,以地名為寺名,亦成為教派名稱。

三、噶舉(白教):噶舉,口傳之意。分香巴噶舉和塔布噶舉兩系統。香巴噶舉為瓊波南交巴(1086?-?)所傳,14世紀以後衰落。塔布噶舉為瑪爾巴(1012-1097)、彌拉日巴、塔布拉杰師徒三代所傳,派系複雜,有四大八小之說。四大指自塔布分出的四個支系:帕竹、蔡巴、拔戎、噶瑪。八小指從帕竹分出的八個支系:止貢、達壟、主巴、雅桑、綽浦、修賽、葉巴、瑪倉。

四、格魯(黃教):格魯,善規之意。宗喀巴所創,根本道場為甘丹寺,建於1409年(明永樂七年)。

除藏族地區外,藏傳佛教還盛行於大陸的蒙古、土、裕固、納西等少數民族地區,以及不丹、錫金、尼泊爾、蒙古和俄國的蒙古族地區。二十世紀,許多蒙藏僧侶流亡海外,藏傳佛教也隨之弘揚於包括台灣在內的世界各地。

二十世紀,許多蒙藏僧侶流亡海外,藏傳佛教也隨之弘揚於包括台灣在內的世界各地。本次特別於文物陳列館一樓,展出藏傳佛教器物,包括唐卡、宗教器物及樂器等100餘件文物。

二樓「蒙古風光攝影展」,蒙古在台灣已經不只是一個遙遠的名詞,有許多人嚮往蒙古浩瀚的大草原和奔馳昂揚的駿馬。蒙古和台灣基本上是兩種地理環境完全不同的地方,蒙古國的大部分自然資源以原始的天然形態與神秘的外貌來吸引國際的好奇。

本次舉辦「蒙古風情攝影展」,係由蒙藏委員會多年來,多人數度遠赴蒙古實地拍攝的作品系列展,介紹蒙古天然地理、氣候、歷史、宗教、人民、文化、牲畜、動植物、生活習俗及交通等。期藉此讓台灣民眾在欣賞獨特的蒙古風光外,能更進一步瞭解蒙古的風俗民情,體驗蒙古的特殊文化及生活方式,攝影內容踏遍內蒙古及蒙古國,對蒙古文化、歷史及民俗風情皆有相當廣泛的介紹,更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

上傳時間:2010-05-30 21:22
免責聲明:本文來自 田薏莉 ,不代表天眼日報全球網路新聞網站的觀點和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