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大學「藥物濫用與犯罪防治國際研討會」開幕
有鑑於毒品對國家社會的危害,及衍生的社會問題日益嚴重,中正和成功大學聯合舉辦為期2天的「藥物濫用與犯罪防治國際研討會」,邀集國內外重要專家、學者共同研商,希望能對我國未來毒品防治、矯正提出嶄新的觀點與對策。
這項研討會上午9時30分由中正大學校長吳志揚、成功大學校長賴明詔和嘉義縣長張花冠等各界共同主持開幕式,國家衛生研究院副院長何英剛、刑事鑑定專家李昌鈺及台灣成癮科學學會理事長林武榖等國內外學者專家、實務工作人員約300人與會。
吳志揚等人引言時都表示,依據法務部統計,近2年來新入監受刑人中,約有4成多因觸犯毒品案而入監服刑,再累犯比例更高達9成,且近5年來起訴案件,毒品都是第一名,顯示毒品對國家社會所造成危害的嚴重性,及所引發、伴隨的犯罪、矯正與戒治成效不彰等問題。
張花冠也強調,毒品對社會治安、公共衛生環境所造成的衝擊,已到了國家社會不得不正視的程度,衛生、檢警單位致力掃蕩、防治工作,只能切斷源頭,都是治標而已,希望能藉由各界的先進智慧與豐富經驗研究出更好的方法,提高戒治成效,讓誤食者能很快恢復正常生活,且不會再犯。
研討會中,首先由中正大學學務長楊士隆率研究團隊發現「B型人格特質及雙重用藥者佔多數,具此人格特質者通常性格外向又好動、社會適應不良、情緒不穩定」,和中正大學毒品研究計畫首席顧問李昌鈺專題演講「美國的毒品問題與防治之效」。
在「毒品防治建議」圓桌座談中,並邀請政府防治部門、知名學者進行毒品議題討論,有多場論文發表,包括亞洲犯罪學學會理事長劉建宏教授談論有關毒品法律實行、毒品治療與毒品減害之間的夥伴關係如何建立,以有效達成目標讓社區更加安全。
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系林健陽教授、陳玉書教授與台北監獄何明哲教誨師分析全國10個看守所附設觀察勒戒處所初次施用毒品而受觀察勒戒人共計742名,並追蹤施測樣本日後裁定強制戒治與否,嘗試探求繼續施用傾向的關鍵因素。
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系李思賢教授,以縱貫性量化研究發現美沙冬替代療法可以幫助降低海洛英使用、HIV感染與改善替代療法使用之生活品質。
南京大學犯罪預防與控制研究所長狄小華教授論文關注吸毒、戒毒心理和行為的發展歷程,分析毒品成癮心理、戒毒心理發展階段,提出戒毒策略,以期就成癮心理、戒毒需求建立起系統的知識。
第2天議程還有法務部長曾勇夫演講「法務部當前反毒對策與作為」,及由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長鄭瑞隆教授針對藥癮成癮者社會心理復健模式進行初探,在醫藥處遇模式的前置狀況下,對藥物成癮者進行社會心理介入,檢驗社會心理處遇模式的效果,並建立專業人員操作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