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 入

加入最愛
屏東縣歸來牛蒡節及產業文化推廣暨親子挖哇樂活動
2010
04/19
20:28
天眼日報記者
蔡秀芬
屏東縣
報導
分享
瀏覽 (368) | | | |
2010-04-19 20:28
天眼日報記者 蔡秀芬 屏東縣 報導

 

屏東縣歸來牛蒡節及產業文化推廣暨親子挖哇樂活動

「歸來牛蒡節及產業文化推廣暨親子挖哇樂活動」18日上午在歸來社區牛蒡生產履歷示範區舉行,屏東縣副縣長鍾佳濱代表縣長曹啟鴻主持開幕儀式,活動有GAP.TAP認證網室牛蒡開園、牛蒡農特產展及品嘗、牛蒡挖哇樂(挖牛蒡比賽)、堆土窯及牛蒡產業介紹等,內容精彩豐富,參加民眾相當踴躍,將活動會場擠的水洩不通。

鍾佳濱表示,歸來牛蒡曾經風光一時,原就有「牛蒡的原鄉在歸來」之稱,日據時代即大量外銷,因環境改變,逐漸式微,近年來經過社區發展協會和原鄉子弟推廣與開發,讓牛蒡原鄉之名廣為流傳,並且研發出牛蒡附加價值及加工產品,讓原本沒落產業得以重新綻放商機。

鍾佳濱還說,台鐵車票從「成功-歸來」,現在政府鼓勵生育,應該改賣「大肚-歸來」,當然多吃牛蒡是最佳養生補品。

農業處長林景和表示,歸來地區土壤及氣候,極適合牛蒡生長,由於地下水脈充沛,水質絕佳,加上獨特豐富礦物質之紅土沙質地,在此得天獨厚的環境下,牛蒡肉質細嫩富滿香氣,為全台品質最好的牛蒡,深獲日本人喜愛,因此打響了台灣牛蒡原鄉的名聲。

活動承辦人市農會蔬菜產銷13班班長陳建行說,為避開雨季,歸來牛蒡從每年10月間栽種,隔年3月份收成,由於產銷合作,早收牛蒡價格高,農民捨棄機械作業改以人工挖掘。牛蒡產業在歸來有數十年歷史,但環境變化,逐漸被人遺忘,現在在地年青人將牛蒡重新包裝、銷售,在市場已經恢復知名度。目前13班班員共13人,為控制產量及價格,栽種面積維持在13公頃左右,並與生技公司合作生產牛蒡精華素膠囊、牛蒡碇、牛蒡茶包等養生產品,生鮮牛蒡開始在松青超市販售。

陳建行強調,為了提昇牛蒡產業價值,他花了將近3年時間研發新產品,利用低溫處理技術申請專利,讓牛蒡香氣及養份不會流失,搭配生技公司配合行銷,提昇產品價值,讓農產品一級產業進而昇級為商品,創造牛蒡經濟價值,而且標榜產地來源,營造歸來-大力蔘牛蒡品牌,讓漸漸沒落產業,逐漸找回新利機。

縣議員蔣家煌說,舉辦牛蒡產業活動是希望喚起大家對歸來牛蒡的記憶,並希望將牛蒡產業傳承下去,將牛蒡從傳統產業變成高科技產品,結合社區資源,不斷創新、研發,讓社區產業永續發展。

這次活動由屏東縣政府及高雄區農改場指導,屏東市農會主辦,歸來社區發展協會承辦,參加來賓還有屏東市農會總幹事吳泰逸、高雄區農改場主任戴順發及稅務局長施錦芳等及鄉親朋友將近千人,民眾參與挖牛蒡比賽,趣味橫生,最後冠軍由鄧錦城獲得,推土窯共享親子樂,享受在地牛蒡原汁原味美好經驗。

上傳時間:2010-04-19 20:28
免責聲明:本文來自 蔡秀芬 ,不代表天眼日報全球網路新聞網站的觀點和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