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 入

加入最愛
灣裡?南港厝ㄚ?港阿口?佛祖壇?社區營造過程
2010
04/06
19:52
天眼日報記者
吳素珍
台南市
報導
分享
瀏覽 (485) | | | |
2010-04-06 19:52
天眼日報記者 吳素珍 台南市 報導

 

灣裡?南港厝ㄚ?港阿口?佛祖壇?社區營造過程

灣裡地區早期是一個純樸的濃漁村聚落,自60年代引進廢五金熔煉工業後,雖然改善當地居民的經濟生活環境,但卻破壞了當地原有的社區聚落風貌,更甚者造成土地、環境、河川的污染破壞。目前,雖廢五金工業已消逝了,但當地的社區產業文化、社區景貌及自然環境景觀等已無獨特性。

佛壇社區在灣裡位於最南端,聚落中隔著一條港溝由東向西畫過分成港阿東、港阿西,東邊少有人煙居住常為農夫曬番薯的空地(台語:白土盤),聚落主要落腳於社區的西側,以姓氏居住「杜、周姓」從事務漁、「蔡、葉姓」從事務農,聚落居民平常的聚會地點為廟口。

社區轄區範圍內土地與環境因受早期廢五金影響,社區發展協會為了營造這片土地,這幾年來很積極的維護與植栽綠美化工作,讓社區志工們自個兒動手改善社區環境清潔及植栽綠美化工作。由社區居民所組成的志工團隊以雇工購料的方式,逐一建置我們的佛壇公園綠帶與藝術牆、市民農園、101綠園、河畔邊的綠帶等等,大家一起打造自己的居住環境。

除了社區環境的改變,社區也結合當地學校,從教育方面著手,讓社區小朋友走進社區來尋找當地過去的傳統文化、宗教習俗活動等等,促進親子間互動與更認識自己居住的環境與文化,讓我們下一代的文化不被消失得以傳承。

社區也企圖尋找過去在地的文化歷史,透過訪談地方耆老重新回味過去的生活記憶,將灣裡過去漁民的生活記憶重新在找回,重現灣裡地區昔日早期漁民生活,把當年牽罟技術、魚苗技藝、漁具收集等,讓大家回味當年的討海人的生活體驗。

社區經過這幾年來的社區總體營造參與後,獲得當地居民廣大的迴響,激發了居民對於社區公共事務的關心,讓居民間的彼此互動關心提升了。讓他們在尋找過去生活回憶時,也發現了社區有很多寶,讓他們年輕一輩的嘆為觀止。更重要的是社區透過這樣的參與機制下來,讓他們訂下未來發展以「提升生活品質」、「改造社區空間」、「改善社區環境」、「發展文化紮根」為目標。

上傳時間:2010-04-06 19:52
免責聲明:本文來自 吳素珍 ,不代表天眼日報全球網路新聞網站的觀點和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