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節圓在習俗上為每家戶必備的冬至食品(記者田進山攝)
台灣習俗「冬至圓與尾牙酒」的探討
今十二月二十二日(農曆十一月七日),是本年度的冬至,在這個民俗節日,由於時代的變遷,或各地習俗不同,而有些差異,但最顯著的是過節氣芬,與往昔相比其淡薄可謂大矣。
台灣的冬至,主要的祭品即食品為「冬至圓」。冬節圓即係湯圓,它用糯米粉和水搓圓,並將一部份染作糾色,又於許多小湯圓中,作雞蛋大,內實白糖、花生粉、芝?者紅白各六或八粒,稱為「圓仔母」。又捏成雞、犬、魚、鳥等花式者若干粒,稱為「雞母狗仔」,有小孩人家,萬不可少。為什麼注重冬圓節,總而言之,是象徵團圓而已。
備好了冬節圓,於是早晨先以它供祭神明祖先,燒冥紙,嗚炮。然後買肉買魚,殺雞宰鴨,備好牲禮,再以冬節圓祭拜一番,祭拜以後,時間差不多已在午夜,於是凡是有「神」的地方,從大門、小門、窗門、倉門、床、櫃、桌、椅、井、廁、牛舍、豬舍、雞舍、都得以冬至圓一、二粒黏在上面,祭告一番,老婆婆們少不得唸唸有詞,期望「豬如大船」或對她的小孫子要多多保佑等等。
有宗祠的,宗祠在這天要大祭,祭畢合族聚宴。台灣的宗祠,大抵,清明和冬至一年二次大祭。
緊接著冬至的,有十二月十六日的所謂「尾牙」,家家戶戶要祭土地公,要吃像頭牙一樣的潤餅。而商家的尾牙酒席,尤為盛大,吃冬節圓和吃尾牙酒,且有種種俗行和俗信。
吃冬節圓時,以匙舀取,舀到最後碗裹剩有二粒時少年男女占之,為來年好得佳耦之。
黏在大門等處的冬節圓,日後放在火上焙烤,膨漲或凹癟成男孩成女孩生殖器狀者,孕婦占之,為生男或生女之。
舊時農村,以冬至為各種合約,如田地之抵押、買賣等開始履行日期,他們大抵於中秋節言定,或付定金,然後至冬至節照辦。
商家則以尾牙日為對店伙來年僱用與否的決定日期。據說尾牙酒席中,必定有一盤全雞,假使雞頭對著某一位店伙時,即為店主對此一店伙來年將不再僱用的暗示,所以店伙在吃尾牙酒之前,人人擔心那個雞頭的方向,不過現在商業形態和僱傭關係己在改變,所以沒有這樣的俗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