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 入

加入最愛
桃園--超越職場成就
2024
08/11
17:36
吳宜儒
桃園市
報導
分享
瀏覽 (395) | | | |
2024-08-11 17:36
吳宜儒 桃園市 報導
企業領袖用行動重塑社會價值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在這個強調效率與成果的時代,「成功」 二字似乎總與職場地位和物質財富畫上等號。然而, 一群來自生命樹領袖協會的企業領袖正在用實際行動挑戰這一固有觀 念,展現出對生命意義的深刻思考和對社會責任的堅定承諾。 他們的故事,正在悄然改變台灣的公益版圖, 為社會注入新的活力和希望。

盛夏的艷陽下, 桃園市復興鄉長興鄉里辦公處的廣場上洋溢著歡聲笑語。 這裡沒有辦公大樓的冷氣,沒有會議室的投影, 取而代之的是一群捲起袖子、滿頭大汗的企業領袖, 他們正和孩子們一起參與「玩具共享 x 兒童戲劇:親子歡樂體驗營」。

「當我看到孩子們臉上純真的笑容時,我突然意識到, 這可能比我過去幾年在公司締造的任何業績都要有意義。」 生命樹領袖協會成員、富邦證券鄭喬馨動容地說。 這番話道出了許多參與者的心聲,也揭示了這次活動的深層意義。

就在一週前的8月3日, 這群平日裡西裝筆挺的企業領袖們就已經開始了他們的志工服務之旅 。他們與台灣玩具圖書館協會合作,親身參與了玩具的清潔、分類、 材質分選和拆解工作。

「當我們雙手沾滿灰塵,一件件清理這些被遺棄的玩具時, 我想到的不僅是環保,更是生命的價值。」 一位不願具名的公司創辦人深情地說,「 這些玩具曾給孩子們帶來歡樂,現在通過我們的努力, 它們將繼續發光發熱。 這不正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追求的人生軌跡嗎?」

生命樹領袖協會志工隊成員,同時也是擁抱舞蹈教室的創辦人 古其禾補充道:「在這個過程中, 我們真正體會到了資源回收的艱辛, 也看到了這個世界資源分配的不平衡。有些地方資源過剩, 而有些地方卻極度匱乏。這讓我們更加堅定要為改變盡一份力。」

生命樹領袖協會職場輔導顧問 胡筱薇教授解釋了服務的核心理念:「我們想傳達的是, 生活不應該只有工作、賺錢、吃飯、睡覺和自我滿足的娛樂。 一個真正精彩、有影響力的人生,值得我們去創造和追求。」

這種理念在8月10日的「玩具共享 x 兒童戲劇:親子歡樂體驗營」中得到了充分體現。 活動結合了環保意識、藝術教育和親子互動, 為偏鄉孩子們帶來了難得的學習和娛樂機會。

參與指導的台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系鄒文博博士表示:「 看到這些平日裡呼風喚雨的企業領袖, 今天卻甘願彎下腰來陪伴孩子們,我深感欣慰。 這正是我們社會所需要的 —— 將專業知識和社會責任感完美結合。」

中原大學智慧運算與量子資訊學院的胡筱薇教授也參與了志願服務活 動設計。她指出:「通過玩具共享和戲劇表演, 我們不僅在教導孩子們環保的重要性, 更在培養他們的創造力和表達能力。 這對建立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社會至關重要。」

這些活動的影響遠遠超出了參與者的預期。 一位參與活動的爸爸表示:「 我一直擔心無法給孩子足夠的關愛和教育資源。 但看到這些職場領袖如此努力地為我們付出,我非常感動, 他們不只是在教育孩子,更是在啟發我們每一個人, 我也想加入大家!」

活動得到了專門協助非營利組織進行數位轉型的甚好股份有限公司的 大力支持。公司發言人感慨道:「『甚好,我們一起更好』 不僅是一句口號,更是一種生活態度。 看到這麼多企業領袖用實際行動詮釋這句話,我們深感自豪。 這正是企業社會責任的最佳體現。」

生命樹領袖協會的努力不僅止於單次活動。創辦人黃祈翰牧師透露, 協會在2024年將志工服務隊擴增至220隊, 海內外的服務人次將突破6000人。「這不僅是數字的增長, 更是一種理念的傳播。我們希望影響更多的在學學生、 職場青年及企業領袖,讓他們意識到, 人生的意義遠不止於職場成就。」

協會的這一系列行動,正在悄然改變著參與者的人生軌跡。 志工陳麗鳳說:「以前我們追求的是個人成功, 現在我們追求的是用我們的成功去點亮他人的人生。 這種由內而外的滿足感,就像是生命中的一口甘泉, 源源不斷地滋潤著我們的心靈,推動我們不斷前行。」

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領袖加入到這場重新定義人生價值的行列中, 我們有理由相信,一個更具同理心、更富活力的社會正在形成。 這場由企業精英發起的社會責任實踐, 無疑為台灣的公益事業開闢了一條嶄新的道路。

它不僅是在幫助他人,更是在塑造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 —— 一種將個人成就與社會責任完美結合的人生哲學。 正如志工夫妻檔徐家豪與李曉芬所言:「 當我們開始關注自身以外的世界時, 我們的生命才真正綻放出璀璨的光芒。」

生命樹領袖協會的故事,正在激勵更多人思考: 究竟什麼是真正的成功?什麼是值得追求的人生? 在這個物質豐富但精神時常匱乏的時代, 他們的行動無疑為我們指明了一個值得深思的方向。

隨著這種新型公益模式的擴展, 我們期待看到更多企業領袖走出舒適區,用他們的才能、 資源和影響力為社會帶來正面改變。 這不僅是對傳統公益模式的創新, 更是對整個社會價值觀的一次深刻洗禮。

上傳時間:2024-08-11 17:36
免責聲明:本文來自 吳宜儒 ,不代表天眼日報全球網路新聞網站的觀點和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