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 入

加入最愛
成大醫院斗六分院24日胃腸肝膽科洪子鈞醫師在記者會中談主題:「腸」保健康:定期篩檢,預防大腸癌
2023
08/24
12:53
張起床
雲林縣
報導
分享
瀏覽 (452) | | | |
2023-08-24 12:53
張起床 雲林縣 報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成大醫院斗六分院24日胃腸肝膽科洪子鈞醫師在記者會中談主題:「腸」保健康:定期篩檢,預防大腸癌。他說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2020年共有16,829人新診斷大腸癌,人數高居所有癌別的第一位,已經「蟬聯冠軍」連續長達15年。2021年共有6,657人死於大腸癌,也高居所有癌別的第三位。大腸癌的發生有先天和後天的因素。先天因素包括:50歲上、曾經檢查出瘜肉、有發炎性腸炎病史、有大腸癌家族史、有家族遺傳性瘜肉症候群;後天因素則包括:高脂、燒烤、油炸、低纖維、紅肉(牛、羊、豬肉)之飲食,抽菸、喝酒、缺少運動之生活習慣,以及肥胖。

國家衛生研究院曾指出,大腸直腸癌患者一等親家屬的罹癌機率,比無家族史的人高出2~4倍;抽菸者罹患大腸癌的平均年齡,比一般人提早2年。日本研究則指出,男性每天攝取23-46克酒精(相當於1-2瓶600c.c啤酒的酒精量),罹患大腸直腸癌的風險比不喝酒高1.4倍;女性每天攝取23克以上酒精,風險為1.6倍。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台灣50歲以上民眾終生罹患大腸直腸癌的機率為7%;台北市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內視鏡中心的統計顯示,50-59歲接受大腸鏡檢查者,有42.8%有腺瘤性瘜肉,且年齡層越高,發現瘜肉的比例也越高。

大腸癌是由大腸瘜肉癌變而形成。洪子鈞醫師指出,瘜肉如果沒有切除,經過5-10年就有可能轉變成大腸癌。其症狀,包括:大便中有血或黏液、大便變細、排便習慣或頻率改變、經常腹瀉或便秘、體重減輕、貧血、或腹部摸到腫塊。

但洪子鈞醫師提醒,初期大腸直腸癌因腫瘤還不夠大或尚未出血,可能不會出現明顯症狀,因此只要年滿50歲,仍須接受大腸直腸癌篩檢,才能及早發現病灶。

國民健康署提供50-75歲民眾,每2年1次「免疫法定量糞便潛血檢查」。根據2015年台灣全國性篩檢研究結果,若有接受糞便潛血篩檢,大腸直腸癌死亡率可顯著降低35%。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陽性者接受進一步檢查後,其中5%為大腸癌、40-50%為腺瘤型瘜肉。

洪子鈞醫師特別指出,根據國際知名醫學期刊《胃腸病》(Gut)於2019年刊登的論文研究,50歲以下族群的大腸直腸癌發生率逐年增加,顯示「年輕化」趨勢。台北市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內視鏡中心的統計結果也顯示,相對年輕的40-49歲族群中,有32.6%被檢查出腺瘤性瘜肉,比例不低。

因此,要預防大腸癌,除了要有良好的生活型態,如多吃蔬果高纖食物、避免吃過多紅肉、戒菸、少喝酒、規律運動、保持適當體重,並應接受適時、定期的篩檢,年滿50歲建議每2年接受1次糞便潛血篩檢。若發現有大腸瘜肉,除將瘜肉切除外,仍需定期追蹤,以利於復發時能早期發現病灶,預防大腸癌的發生。

本內容旨在提供一般醫療衛教知識,如有不適或疾病,應尋求專科醫師的診治,以免貽誤病情,並能獲最佳治療的效果。洪子鈞醫師資歷:現職成大斗六分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經歷高雄醫學大學醫學院醫學系畢業、成大醫院內科部總醫師,專長腹痛、胃食道逆流、胃鏡、大腸鏡、腹部超音波等。

上傳時間:2023-08-24 12:53
免責聲明:本文來自 張起床 ,不代表天眼日報全球網路新聞網站的觀點和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