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 入

加入最愛
雲林分院腦瘤治療跨團隊合作成功摘除腦瘤免開顱
2023
06/06
16:07
陳昌毅
雲林縣
報導
分享
瀏覽 (545) | | | |
2023-06-06 16:07
陳昌毅 雲林縣 報導

1jpg

 

神經陳思虹醫師表示,腦下垂體腫瘤具有分泌賀爾蒙的能力.jpg

 

院長馬惠明表示,腦下垂體腫瘤因其疾病複雜度高.jpg

 

成功摘除腦瘤免開顱.jpg

 

臺大雲林分院長馬惠明表示,腦下垂體位於顱底中央的蝶鞍部,是內分泌系統的樞紐,分泌多種賀爾蒙激素,影響人體多種功能。腦下垂體腫瘤為顱內最常見之良性腺瘤,佔顱內腫瘤約百分之十。去年八月接獲五十三歲男性病人,因突發劇烈頭痛及視力模糊至急診就醫,經電腦斷層及核磁共振檢查發現一顆約六公分之腦下垂體腫瘤合併腫瘤內出血,造成視神經壓迫及阻塞性水腦症;病人緊急接受「內視鏡鼻內經蝶竇手術」進行腦下垂體腫瘤切除,由神經外科及耳鼻喉科醫師執刀,成功摘除腦瘤,後續合併藥物治療,在團隊細心照護回歸正常生活。

神經外科陳思虹醫師表示。腦下垂體腫瘤依據是否分泌賀爾蒙,分為功能性及非功能性兩大類。功能性腦下垂體腫瘤具有分泌賀爾蒙的能力,會引發內分泌病變如泌乳激素過高症、庫欣氏症、甲狀腺功能亢進、巨人症或肢端肥大症。腦下垂體腫瘤也會因體積增長局部壓迫腦部組織,導致內分泌功能障礙、視力模糊及視野缺損、水腦症等。

陳思虹醫師指出,腦下垂體腫瘤需其特性選擇以手術、藥物、放射線等單獨或合併治療。手術治療可藉由開顱或鼻內經蝶竇兩種途徑切除腦下垂體腫瘤,「內視鏡鼻內經蝶竇切除腦下垂體腫瘤」已發展成為主流手術,神經外科與耳鼻喉科醫師攜手,術中藉由內視鏡顱底重建及修補技術,成功降低術後腦脊髓液滲漏之風險。

耳鼻喉科廖俊綱醫師表示,經鼻內視鏡手術透過清晰的視野協助,精準地分辨腫瘤和正常腦組織,避免對神經和血管的傷害。跨專科手術不僅提升了成功率和安全性,透過耳鼻喉科醫師對鼻部結構的細心保護,避免患者術後出現鼻塞、鼻竇炎或是嗅覺失調等問題,顯著提升病患術後的生活品質。專科合作模式成為全球先進國家主要的治療策略。

.神經外科主任陳元森醫師表示,鼻內經蝶竇腦下垂體腫瘤切除手術可能產生的併發症包括腦脊髓液鼻漏、尿崩症、中樞神經感染等,對於巨型腦下垂體腫瘤手術切除更是一大挑戰。腦下垂體腫瘤的診斷及治療需多科團隊合作,內分泌科、眼科、影像醫學科、檢驗醫學科、神經外科、耳鼻喉科、病理科、放射腫瘤科、復健科等。

外科部主任郭律廷醫師表示,自2017年整合神經內外科、神經放射科、復健科等專科,成立神經醫學中心,透過跨科合作,讓患者得到整合性完善的照顧。提供最新型之神經導航定位系統,結合神經影像,能更精確地辯認腫瘤位置及辨識顱內構造,減少神經及血管傷害,提昇困難腫瘤切除率及手術安全性。

院長馬惠明表示,腦下垂體腫瘤因其疾病複雜度高,在診斷及治療上更具挑戰性,透過多科醫療團隊合作能大幅度增進治療品質及病患預後,腦瘤手術數量逐年提升,已達專科醫師訓練中心 C 級標準,至少每年40例,完成複雜顱底手術、經鼻內視鏡手術:腦下垂體腺瘤、微創鎖孔手術 (keyhole surgery):轉移性腦瘤、顱底腦膜瘤、立體定位微創切片手術,提供腦部腫瘤患者全方位的醫療照護,包括急重症加護病房系統及復健治療等周全性照護,守護雲林鄉親,共同創造幸福美好的生活。

上傳時間:2023-06-06 16:07
免責聲明:本文來自 陳昌毅 ,不代表天眼日報全球網路新聞網站的觀點和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