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島氏銀鮈保育行動平台大合照(相片由國立臺灣大學提供).jpg
國立臺灣大學劉奇璋副教授分享飯島氏銀鮈調查成果(相片由國立臺灣大學提供).jpg
新竹林管處夏榮生處長勉勵各公私部門合作推動飯島氏銀鮈保育工作(相片由國立臺灣大學提供).jpg
新竹林區管理處日前與國立臺灣大學召開「飯島氏銀鮈保育行動平台會議」,針對瀕危野生動物飯島氏銀鮈之族群現況、生存危機與保育策略等議題,串聯中央各部會、地方縣市政府及在地保育團體,期望藉由跨部會、跨機關及公民參與的交流,以凝聚共識。
.
該平台會議行政部門包含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經濟部水利署第二河川局、農委會水土保持局臺中分局、農委會農田水利署苗栗管理處、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苗栗縣政府水利處、苗栗縣頭屋鄉公所等代表出席;公民團體代表則有苗栗縣自然生態學會、臺灣鄉村文化景觀發展學會、山貓森林社群、臺灣生態學會、臺中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等,公私部門有近40名機關首長或主管代表、專家學者及公民團體成員共同參與研討。各公民團體對於政府單位在生態議題的努力均表讚許,樂見透過公私協力,一起為生態保育做出貢獻。
.
新竹林管處委託國立臺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劉奇璋副教授團隊辦理「飯島氏銀鮈族群生態調查與保育行動」研究計畫,該研究成果發現飯島氏銀鮈多分布於後龍溪支流的沙河溪、鹽水坑溪及南湖溪,偏好棲息於水流緩慢且覆有砂泥底質的環境,並推測一年之中約有2個繁殖期;經濟部水利署第二河川局與代表苗栗縣政府的逐跡生態顧問有限公司,則分別就飯島氏銀鮈之重要原生棲地:後龍溪與沙河溪,分享河川治理與物種保育之經驗;臺中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林文隆博士則分享同為一級保育類之「巴氏銀鮈」所面臨之生存困境與保育對應策略,林文隆博士強調保育工作應加強與水利工程人員的溝通與對話,為飯島氏銀鮈保育之路提供借鏡與反思。
.
保育之路漫長,如何在生物棲地的維護與氣候變遷、人類用水需求及生命財產安全間取得平衡,是全人類共同的課題。苗栗縣政府委託之生態檢核團隊指出,臺大研究團隊所調查之飯島氏銀鮈基礎棲地資訊,可做為未來物種復育或相關工程補償措施的重要參考依據。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楊正雄助理研究員則表示,淡水魚的保育不僅僅是學術研究人員的責任,最貼近物種棲地的第一線水利工程人員,及在地民眾的守護與關懷,才是保育工作得以永續推動的重要助力。
.
最後,新竹林區管理處夏榮生處長表示,該平台會議是飯島氏銀鮈保育工作推動的開端,透過保育平台建立各單位及在地夥伴的溝通管道,共享保育資訊,進行知識交流,以協力擬定相關保育策略,期許未來有更多夥伴加入,共同朝河川健康、水生物永續生存的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