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 入

加入最愛
為能與水共存 張麗善縣長實地走訪荷蘭還地於河案例
2023
04/19
15:36
記者
張起床
雲林縣
報導
分享
瀏覽 (430) | | | |
2023-04-19 15:36
記者 張起床 雲林縣 報導

1

 

2

 

3

 

4

 

5

 

6

 

7

 

雲林縣長張麗善18日偕同水利處長許宏博及水利專家台大李鴻源教授、游景雲教授前往荷蘭奈梅亨水岸公園,參訪荷蘭著名的還地於河成功案例,並由荷蘭基礎建設及水資源管理部河川專案計畫經理 Hans Brouwer 及台夫特理工大學 Chris Zevenbergen 教授協助引導解說,了解該處如何由原本窄縮拘限的河道,轉化成為現今開闊且生機盎然,兼具水安全及水環境的親水公園。

HansBrouwer 經理表示,奈梅亨是荷蘭整個還地於河計畫其中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除了原來所預計的防洪功能外,也同時提升了空間的品質。奈梅亨水岸公園不管是橋樑、空間上的設計,都以提升區域價值作為重要考量,同時也提供了重要的休閒遊憩功能,提升整體的城市認同感,居民也以該創新工程為榮。

ChrisZevenbergen 教授則說,有別於傳統高築堤壩防治水患,還地於河是重要的治水典範轉移,相較於過去築堤禦水的概念,奈梅亨近年以退縮堤防、開鑿疏洪水路等柔性工法,為河川騰出空間,不僅能有效地降低淹水的風險,更為當地民眾保留了休閒娛樂、親水區域的空間。

張麗善表示,奈梅亨水岸公園在還地於河的同時也能兼顧經濟發展,是非常值得雲林效仿的水安全及水環境治理模式,防洪治理跳脫傳統高築堤防的方式,改採順應水流、退縮堤防的設計,也保留給民眾休憩的空間,這是雲林可以借鏡之處。未來雲林的河川治理規劃時將會充份聽取居民意見,創造出兼容生態也顧及民眾生計的共榮模式。

縣長張麗善說,還地於河在雲林最佳的範例就是雲林溪,雲林溪發源自雲林古坑鄉,河長17.52公里,河道直接貫穿斗六市區。因過去城市治理思維偏重發展而較輕忽環境,於是雲林溪約850公尺河道曾於1991年加蓋並設立停車場。隨著時代演進,人們對於環境逐步重視、更重視城市與河川之間的關係,於是開啟了雲林溪掀蓋,打造斗六成為雲林最美水岸城市之計畫。

李鴻源教授強調,奈梅亨有許多可供參考的地方,其花費近二十年來進行溝通、協商建設,方能達到目前如此良好的成果。雲林也應跟縣民及利害關係人進行溝通,思考整體的城市防洪願景,為之後的相關建設做好準備。

水利處長許宏博說,在雲林縣,過去雲林溪為都市開發,將天然渠道上覆蓋混凝土,做為停車場空間使用,不僅埋藏了當地重要的天然河川環境,在渠道維護上也衍生了許多困難。因此為改善雲林縣的水環境,縣府積極推動掀蓋計畫、污水截流及綠美化工程,將長約850公尺的渠道打開,營造河川水岸綠色廊帶,將土地還給河川,並配合污水截流的礫間污水處理設施,每天能淨化約1.5萬噸的水體,如今雲林溪水質不僅獲得改善,也為當地居民提供假日親水休閒活動使用。

奈梅亨水岸公園與本縣雲林溪同為還地於河的重要案例,今日張麗善縣長透過與荷蘭基礎建設及水資源管理部實地走訪、經驗交流,期望能互相汲取長處、教學相長,將這些經驗活用於雲林溪掀蓋及虎尾水岸縫合計畫,為雲林縣水環境營造提供新的思路及想法,在還地於河等水安全規劃同時,也能兼具水環境營造等多功能目標,達到與水共存、提升城市防災之韌性。

上傳時間:2023-04-19 15:36
免責聲明:本文來自 張起床 ,不代表天眼日報全球網路新聞網站的觀點和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