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 入

加入最愛
一座島嶼見世界 海科館〈臺灣,是世界的臺灣〉
2023
01/13
14:21
天眼日報記者
吳宜儒
本報訊
報導
分享
瀏覽 (663) | | | |
2023-01-13 14:21
天眼日報記者 吳宜儒 本報訊 報導
四大主題 特展今開帆啟航

1.jpg

 

2.jpg

 

3.jpg

 

4.jpg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在國曆新的年度及農曆歲未尾聲,推出了『〈臺灣,是世界的臺灣〉航海時代特展』,這個特展將帶領國人以新的視野了解臺灣,將以臺灣為中心從自然史、海洋史及生活史不同角度切入,再透過生動有趣的數位科技體驗,讓民眾重新認識這座由昔至今我們生活的島嶼。『〈臺灣,是世界的臺灣〉航海時代特展』1月13日海科館第二特展廳開幕,並由海科館館長陳素芬啟動開帆啟航儀式,展期將至112年11月12日。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陳素芬館長指出,海科館期許能為各地的參觀者,帶來不同的海洋知識和視野,『〈臺灣,是世界的臺灣〉航海時代特展』,展陳視角聚焦在臺灣具有的海洋廣袤性,和位居大洋與大陸相接的門戶之地的重要性。無論從時間、從空間的角度切入,均顯示臺灣在海洋的角色居於獨特性與重要性。

海科館說明,『〈臺灣,是世界的臺灣〉航海時代特展』,分為四大主題,分別從不同面向介紹深受海洋所牽引的臺灣,包括世界的臺灣、自然的臺灣、我們的臺灣以及持續書寫的臺灣。而從生物地理學與遺傳學的觀念來看,南島語族起源於臺灣的「出臺灣說」,也是人類歷史廣被討論的課題,而特展中也展出「構樹」的研究發現,為此學說提供有利佐證。

喜歡歷史與文化的民眾,經由這個展也可了解17世紀,四海環海的臺灣便已成為海上貿易運輸的轉運站,展場所精心設計的互動影音,讓參觀者一探臺灣茶葉及樟腦出口歷史和介紹;也可隨著海潮的湧動和數位轉換的技術,參觀民眾可以透過智慧型手機,描繪不同年代船隻的色彩,即時上傳投放於現場,讓大家共創的船隻加入偉大的航行之列;而19世紀的港口開放,也吸引西方學者們來臺進行採集與研究,這也讓臺灣站上了世界的自然史舞台,在標本師的巧手之下,栩栩如生的各式標本得以保存,參觀民眾也可一睹珍貴的動植物標本。本展也特別展出標本師的工作室,讓大家近距離了解這個迷人又神奇的工作,特展期間也特別舉辦有限定快閃標本製作活動,特邀標本製作專家前來解說教學,歡迎大小朋友前來參加。

這次的特展也特別在國立臺灣博物館、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臺北市立動物園、雪霸國家公園、陽明山國家公園與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的館際合作下,同時展有多項難得一見的標本,不管是有國寶魚之稱的「臺灣櫻花鉤吻鮭」、胸前V型白色條紋的「臺灣黑熊」、被確認在臺灣已滅絕的「臺灣雲豹」,或是臺灣特有種植物,在沉浸感十足的展覽現場更顯栩栩如生。

策展人潘美璟博士也提到,海洋的廣大和遼遠,讓人們心生尊敬,依海而生的生活,逐漸建立對於海洋神祇的崇拜,加深了宗教的信仰所依;豐富的魚貨海鮮,奠定了臺式美味料理的飲食文化。大洋之水,也同時為藝術家們帶來啟發與靈感,孕育眾多令人讚嘆的藝術作品,這次的策展團隊特邀約臺灣知名自然聲音記錄者范欽慧老師加入展出,透過她的聲音記錄,重現臺灣各地生動豐富的自然之音,從聲音的脈絡,回看海洋之於臺灣,之於世界,如何影響悠遠,緊密相連,加深民眾參觀沉浸的感覺。

「臺灣,是世界的臺灣」航海時代特展,展期自即日起至112年11月12日於海科館3樓第二特展廳展出,特展期間每月將舉辦有講座、課程或互動活動,內容有趣多元,活動包括動植物標本製作、水下考古、茶葉包裝體驗、戲劇表演等,歡迎有興趣的民眾扶老攜幼前來海科館一探臺灣海洋文化的多元面貌。相關活動資訊,可至海科館官方網站查詢:https://www.nmmst.gov.tw/chhtml/newsdetail/221/7278/0

上傳時間:2023-01-13 14:21
免責聲明:本文來自 吳宜儒 ,不代表天眼日報全球網路新聞網站的觀點和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