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丘宜訢老師-1.
丘宜訢老師-2.
\郭振耘同學-1.
郭振耘同學-2.
爲了提升青年學子的創造力,教育部長期推動「智慧鐵人創意競賽」,12年來共計有14,220隊,86,000人次參賽,教育部青年發展署今(29)日召開記者會,宣布104年度競賽自即日起開始報名,第一梯次初賽報名截止時間為明(104)年2月4日,第二梯次則從明年3月30日至4月29日截止,複決賽將於明年7月在臺東大學舉辦,單隊可領最高獎金達新臺幣39萬元,預計將再度捲動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在學學生的熱烈參與,報名網址為http://ironman.creativity.edu.tw 。青年發展署羅清水署長表示,主辦智慧鐵人創意競賽,目的在於兼顧人文與科學;參賽學生既須獨立思考,也要學習團隊合作。國內青年學子已有十餘年的參與經驗,每年更有國外隊伍來臺灣參賽,是一個很好的國際交流、學習的機會。為了進一步推廣創造力教育,今年也特別新增辦理高級中等學校教師研習活動,以智慧鐵人創意競賽的遊戲化特色與創造力培育的解題任務為藍本,啟發國內教師融入創意於教學活動,以強化與課程教學的連結;另並辦理工作人員(大專校院學生)的進階培訓,提升其跨學科整合及創新創意能力。在臺灣長期推動創意競賽的競賽執行單位臺灣大學土木系劉格非教授指出,臺灣是一個海島型國家,天然資源不多,創新因此成為臺灣年輕人最需要的能力。他記得自己過去在麻省理工學院攻讀博士時,許多諾貝爾大師在課堂上都一致強調,可以實踐的創意才是真正的創新。劉教授說,競賽不只鼓勵創意的發想,更注重實作的能力;此外,競賽以闖關方式進行,關卡題目結合生活、自然、人文、藝術、體育等學校所學知識。並以遊戲方式包裝,一直深受學生的喜愛。智慧鐵人競賽在十幾年前,就將遊戲式教學的概念融入活動設計中,是領先世界潮流的教育活動。劉教授表示,今年初賽有兩項重大改變,首先是全國場地都開放一半的名額讓同學跨區參賽;其次在計分規則上,隊伍也可依照團隊的專長、特性,調整每題的配分(上下十分)。劉格非認為,「最了解自己的人,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路。」所以他調整配分,就是為了鼓勵最了解自己的團隊,讓參賽者可以取得最好的成績。記者會現場也邀請了多位歷屆參賽者現身說法,分享參與的心得。曾獲得本競賽國際與國內冠軍、目前就讀於臺大醫學系的謝正彥同學說,智慧鐵人創意競賽強調跨領域學習,因此不論課業再繁忙,他都會積極參與,也能從活動中學會尊重不同領域的專業。這幫助他學醫後面對不同病症時,較能跳脫醫學本位,與病人的溝通互動上也更加融洽。就讀於臺灣科技大學的郭振耘同學則認為,參加的最大收穫是學到反思能力。由於競賽的每一道題目都沒有標準答案,不服輸的他,每場比賽結束後,都會再設法找出更好的解題方式,因此學會從不同角度探索問題本質。郭振耘也勉勵學弟妹:「比賽沒晉級的絕對比晉級的多,重點是學到了什麼。」他還認為,參與競賽最美好的回憶,是和隊友們坦誠面對一切成敗。而目前任教於臺北市雙溪國小的丘宜訢老師則笑著說,智慧鐵人創意競賽改變了他的一生。大學時丘宜訢主修科學教育,因為對教育現場抱持偏見,學習成效一直不佳。加入智慧鐵人競賽出題團隊後,他發現原來換個方式,就能使教學變得有趣而實用,於是報考創造力教育研究所,以第一名成績畢業。目前丘宜訢投身於國小教育,常以生活實例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活用,創新的教法深受師長與家長的肯定。劉教授指出,智慧鐵人創意競賽辦理12年,不僅風靡國內學生,更有13個國外團隊參與這個臺灣原創的比賽。比賽版圖橫跨歐、美、亞洲,已有不少國家團隊將鐵人競賽,列為固定參與的年度青年盛會。青年發展署也希望能藉由這項競賽,增加青年與社會的互動與接軌,將這股青春有活力的創造力,帶進企業文化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