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於本(103)年11月13日所報之基北區免試入學作業要點,教育部兩度召開檢視會議,並參酌臺師大心測中心提供之測驗評量專業意見,與徵詢法律及教育學者專家,經綜整後具體回復其比序方式違反中央法規所定須比無可比時才得使用計分基準的規定、未符十二年國教引導學生適性發展不增加學生壓力的精神、影響在學國三學生對成績係以三等級四標示作為評定分發的信賴、以計分基準逕作為主要分發依據又没有備用工具,將使部分學生無法有效鑑別增加增額風險、會考成績呈現與分發計分依據不同造成學生及家長認知混亂與爭議等問題,故尚難備查。按十二年國教核心精神在成就每一個孩子,讓每個孩子都能適性揚才、安身立命,因此入學制度的規劃必須合理公平,不能偏袒或偏廢任何一群孩子。針對今年的入學制度爭議,教育部與各縣市徹底檢討,歷經多次會議凝聚共識,於8月30日正式對外公告修正原則,104學年度免試名額增加、志願序群組化、一次分發到位、所有的入學管道於6月底前放榜,已能完全解決103學年度主要爭議問題。至於會考成績評定全國一致,基北區也據以分發,以今年統計資料分析,學生成績分布在前端者,採用三等級四標示已具有區辨力,一樣能夠篩選成績較為優秀的學生,並無爭議,如104學年度予以維持,對一般學生無影響,亦不必題題計較。本案之爭議在基北區將心測中心原設計為少數學生於特殊情況比無可比且無法增額錄取時備用之計分基準(並非基測量尺,而是以全國平均答對題數設為3分的量尺),錯置作為全體學生主要比序工具,不僅違背各區共識,且與計分基準使用之例外性、少數性、實質最後手段性原則規定相悖,產生與103學年度分發之重大改變。此改變不只錯亂全國一致的成績評定標準,且由於過度細分,將使前段學生考試壓力加大,考試取代教學,升學主義至上,教學更難正常化,卻無助學校選才;根據分析若會考每科都錯2題,整體排名將會超過2300名,以建中北一女招生名額約1800多名而言,無異又回到過去的極端升學壓力,完全背離十二年國教冀望減輕學生學習壓力的目的。且基北區家長普遍認定的前3志願學校,當遇到各校最低錄取標準人數過多,同分超過增額限度時,若採用先「三等級四標示」的比序原則,仍然有備用的計分基準作為區分工具;但是目前基北區的方案則再無篩選機制,前段學校恐面臨需超收學生。另基北區以計分基準作為主要比序,有四成以上學生均為1分及2分(其中包括標準參照達B+的學生),等同漠視中後段學生的公平合理對待,且因級距過大而無法區分,亦將加大增額風險,故教育部一再表示,基北區如不予導正,會侵害學生適性選擇權,且會考成績評定與分發結果的落差與爭議,也將嚴重影響政府公信力;這也是教育部難以備查之理由。以上爭議經教育部與心測中心向新舊市府團隊再三說明,盼基北區能正視可能發生之問題妥為處理,教育部重申對法規的遵守義務與學生權益的公平合理保障必須善盡監督責任,先前已就此表達「不備查」的立場,此外,教育會考屬於國家教育政策,必須有全國一致性,成績單僅呈現三等級四標示不會改變,計分基準將依中央法令規定經申請核准才會提供。基北區發布新聞雖表示10量尺可能呈現偏態分布,也有設計及使用上的限制,卻仍以時程及家長未有明顯關心為由不作改變,並表示期望105年再予調整,教育部至感遺憾,教育部已克盡監督與提醒之責,後續作業因前述問題引發之紛爭與混亂,以及104年學生與家長權益可能受損部分,基北區應自行承擔所有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