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為鼓勵品德教育推動有成之學校,並分享各校推動經驗,教育部訂於103年10月22日(星期三)上午10時至12時假國家圖書館舉行「103年教育部品德教育特色學校觀摩及表揚大會」。本次將表揚68所特色學校(大學16所、高中職8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國中13所及國小30所),並辦理特色學校書面展示觀摩與交流,以激勵學校親師生全面參與品德校園文化之塑造,形塑優質之校園道德文化。所有特色學校推動品德教育之案例,將上傳並置於教育部「品德教育資源網」(網址:http://ce.naer.edu.tw),以供各界人士參考及分享。其中部分學校推動特色如下:(一)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以「海young有品校園,微笑友善城市」為目標,內外併進,深耕品德。校內深耕部分:將品德教育內涵融入正式課程(如:開設20門人際關係、生命倫理、職場倫理等品德教育相關涵養課程);並於導師會議進行品德教育意見回饋,瞭解學生品德需實踐方向(含:守時、尊師重道、勿穿拖鞋上課、勿亂丟菸蒂、勿喧嘩、勿作弊等),據以訂定「海Young生活守則」落實校園生活教育。校外推廣部分:帶動基隆地區各級學校品德教育發展,連結基隆市品德聯盟學校,辦理基隆特教品德知能趣味競賽、幸福城市公車徵稿比賽;並鼓勵學生至基隆外木山揀菸蒂淨灘;帶領學生志工藉由壁面彩繪,從海大校園宿舍走入海大鄰近社區,結合校際、民間團體接力進行漁村內堤防彩繪美化改造。(二) 國立鳳新高級中學:以「鳳新奉心,活力創新,全球視野,品格第一」為全校同努力的願景,並將品德教育落實於校園生活(如:辦理教師讀書會、品德教育課程、暑期服務學習課程、生活榮譽競賽、結合國際教育之青年志工活動);且為培養學生之社會關懷情操,亦辦理「『番』動轉『畫』- 樂齡人生」活動,落實「老人關懷」,前者為協助池上鄉一位長期獨居務農(種植蕃薯),收入低微卻不願接受救助的老爺爺,堅持對有機番薯的種植,後者為池上樂齡班一群老奶奶們,她們將年輕時無法實現的繪畫願望,藉由畫筆彩繪出對池上的美麗記憶的明信片,參與老人關懷活動的負責學生張晏綺認為:「在這此活動中感受到全校同學及學校行政的熱烈之支持,雖然中間計畫一再更改,但最終結果超過我們的預期,很令人欣慰。」參與學生郭美秀也表示:「行善的過程,的確需要付出代價,但卻讓人覺得很值得。」(三) 新北市立萬里國民中學:將品德教育元素融入體驗教育課程的內涵,透過主題式活動(如:7年級─單車、8年級─溯溪、9年級─高空繩索、飛行傘、全校共同參與-冬令營、街頭冒險、高空繩索)及統整式活動(如:家長日、校慶、畢業典禮、服務學習等),透過探索教育體驗課程讓孩子們發現自己和同儕平常不易發覺的潛在特質,在自我挑戰與團體挑戰中將這樣的特質激發出來,且探索教育更強調冒險的體驗和過程的反思,增進學生多面向思考與學生,並將正向與積極的觀念深入學生心底。(四) 臺南市中西區永福國民小學:結合學校願景(活潑進取、主動創新、好學有禮、和諧感恩),自訂班級中心德目,透過由下而上方式,具體落實生活教育;並將品德融入校園生活(如:推薦班級品德王子與公主、建立品德榮譽制度-德意卡、德行單、將品德教育具體融入七大學習領域-生活、社會、語文等),透過辦理教師節敬師活動-「尊師從『心』做起、吾愛吾師」,培養學生實踐尊師重道,藉由「馨語傳情謝師恩」活動將感謝老師的話寫在愛的小卡上投入學務處前愛的信箱、鼓勵全校小朋友透過「師愛點滴在心頭」,點一首歌送給自己最感念的老師,在中午用餐時刻,由小小主播在空中訴說出對老師的真情告白等活動,營造「敬」老師,老師「愛」學生的友善校園。品德教育係政府長期重要施政目標,教育部於103年3月11日函頒修正「品德教育促進方案」,以「多元教學方法、學校落實推動、教師典範學習,品德向下扎根;師生成長、家長參與、民間合作,品德全民普及」為重點,透過鼓勵各縣市、各學校規劃因地制宜的策略,於實施過程,提升相關課程發展、教師教學設計與策略、學習評量的能量;透過活動性課程,深化學生的體驗、探索、反省與內化;善用潛在課程,形塑有教養的學習環境,增進校內外資源整合,使品德教育由學校教育擴展到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讓社會更朝良善發展。